陳小玉看世界
喜歡閱讀、喜歡觀察世界,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。
歡迎追蹤我看更多書籍精選摘要
邀請你對本貼文按讚 、留言 或分享
你的鼓勵是持續寫文的動力
陳小玉看世界
喜歡閱讀、喜歡觀察世界,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。
歡迎追蹤我看更多書籍精選摘要
邀請你對本貼文按讚 、留言 或分享
你的鼓勵是持續寫文的動力
陳小玉看世界 ∙ 看到什麼寫什麼
陳小玉看世界 ∙ 看到什麼寫什麼
故事背景,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,北半球在戰爭的摧毀下,已經沒有生命跡象,
南半球因為洋流、風向的關係,輻射塵正在慢慢飄過來,預計還有六個月就會飄到澳洲,
屆時,大家都會得輔射病,而且這種病無藥可醫。
讓我們開始思考:
▋戰爭後,立即死亡的北半球比較幸運,還是倒數計時的南半球比較沒有遺憾?
北半球的人們,店舖連招牌燈都沒關,桌上留下來的菸、咖啡、食物都還在,
日報也仍然在報導當時的狀況。
但街上幾乎沒有什麼人,因為大家隨著戰況的發展,都在家、在讓自己安心的窩裡,
靜靜等待。
而南半球的人們,又是如何面對「 倒數計時 」的呢?
▋如何面對死亡的來臨?
有人選擇頹喪的買酒渡日,
有人選擇一如既往的維持正常生活,
有人執行勤務到最後一刻,
有人一逮到機會可以回去家鄉,就算知道充滿了輻射塵也絲毫不後悔。
有些事現在不做,真的就無法做了。
只能再活六個月,跟三個月,有什麼差別嗎?
▋「 今天 」我該怎麼面對那些永遠不會來的 「 未來 」?
明明等不到明年作物收成,今天還要播種嗎?
明明找不到工作 ( 也不需要找了 ), 今天還需要學什麼工作技能嗎?
明明已經無法結婚,更不可能生小孩,還需要投入一段感情嗎?
▋回到最原始的問題:人,為什麼會活著?
南半球到最後發展出人性高度的美好。
大家又回到以物易物的生活,因為「 錢 」已經不具價值了。
「 你要牛奶就來拿吧,沒錢也給你,反正奶牛產這麼多奶也喝不完。 」
大家開始熱心助人,反正都在倒數了,也沒有什麼事或計劃要急著執行了。
「 我要執勤二個月,這二個月麻煩你幫忙送牛奶。聽說你需要輪胎,我這就去墨爾本幫你找。」
大家開始認真生活,想釣魚去釣魚、想賽車去賽車、想體驗不同人生的就盡量執行。
就連不想要面對輻射病帶來的狼狽,人們選擇用更尊嚴的方式結束自己–是結束自己,因為不想要給別人添麻煩,也不想要把恐慌帶給別人。
所以,是不是非要到真的面臨 「 最後一刻 」,人類才會想起來自己追求的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