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電子書紀錄 《金錢心理學》

這本書的使用方法就是先看目錄確定自己是否有興趣,然後直接跳第三部「看解答」,在看解答的過程中,發現有什麼看不懂或有興趣的部份,再回來看前面章節。

第一部 錢為何物?

重新上了「貨幣學」跟「機會成本」及更多更多對金錢的基本認識。

尤其機會成本常常在大家的採購決策上被忽略,甚至有人完全沒有考慮過購物的機會成本。蒙格也不斷強調機會成本,到底機會成本是什麼?這本書講得很完整。

簡單說第一部做了金錢的自我介紹,是詳介、不是簡介。讓我好像又回去之前在上「貨幣政策」的時光,好懷念。

第二部 我們評估價值的方式,經常與價值無關

信用卡最主要的功能:降低花錢的痛感。

定錨效應:特價 $150(市價$300)、建議售價都是為了定錨,為什麼定錨這麼重要(或這麼危險)?

以上在本書裡都有提到,算是帶到一些行銷學、心理學。

邊看會邊覺得「對耶,我也會這樣」,然後就發現自己多花了好多錢,還認為自己是對的。

//

算是蠻有趣的書。

尤其前面幾章破解「無意識亂花錢」現象,讀來蠻有趣的。

中了統一發票$200元,但就是會毫不心疼的無腦花掉,「反正這是多出來的小確幸」,事實上這$200也是貨真價實的錢(不管它是怎麼來的),一定有更明智的使用方法。

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,很多決策不只是單純的「花錢」而已,也牽涉到很多決策當下的情緒,人類如果沒有情緒的話,不就跟機器人一樣了,這樣就不迷人了呢!

我們可以藉由這本書分析出使用金錢上的一些盲點,並在往後的購買決策下做出盡可能理性、不被情緒完全主導的決策,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與現在有很大很大的不同了,期待看到大家都能有更美好的花錢體驗。

陳小玉
陳小玉

喜歡閱讀、喜歡觀察世界,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。
歡迎追蹤我看更多書籍精選摘要
邀請你對本貼文按讚 、留言 或分享
你的鼓勵是持續寫文的動力

文章: 12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