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小玉看世界
喜歡閱讀、喜歡觀察世界,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。
歡迎追蹤我看更多書籍精選摘要
邀請你對本貼文按讚 、留言 或分享
你的鼓勵是持續寫文的動力
陳小玉看世界
喜歡閱讀、喜歡觀察世界,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。
歡迎追蹤我看更多書籍精選摘要
邀請你對本貼文按讚 、留言 或分享
你的鼓勵是持續寫文的動力
陳小玉看世界 ∙ 看到什麼寫什麼
陳小玉看世界 ∙ 看到什麼寫什麼
有別於現在幾乎都是連瑣團購店,
最一開始的團購,通常是全職或兼職的「 媽媽 」看到不錯的產品,
熱心主動揪親朋好友、同事、鄰居一起分攤數量或運費,
才有 「 團媽 」這個名稱誕生。
但你從來沒想過的,團媽不只是一個名詞,
更是這十個隱藏角色的集合詞!
⠀
⠀
開發新客戶是每個團媽的核心任務,這直接影響到團購規模的持續成長。
社群媒體如 Facebook、Instagram 是新客戶來源的主力工具。
要注意的是:
一開始參加了地區型群組,也的確得到了不少客戶,
但因為團購的性質還是屬於 「 區域型 」,
離取貨地點 ( 或你的店面 ) 不夠近,
可能會有取貨意願及取貨積極度低下的情形。
邀請家人朋友幫忙推薦,利用口耳相傳帶來新客戶。
也可以靠現有客戶的好評和推薦吸引新客戶。
這二種方法吸引進來的,都是最穩定的客戶!
提供「新人首單折扣」,可以提高新加入的群友購買意願;
同時也提供「介紹新客戶折扣」,感謝現有客戶幫忙邀請朋友。
折扣券還要訂定一個使用期限 ( 不限品項 ),
通常會訂 2 ~ 4 週的時間 ( 或更短 ),
以免戰線拖得太長,就失去意義了,
快逾期前,記得提醒客人要趕快使用。
⠀
⠀
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,客戶安心,才能與團媽建立長期關係。
建立專屬群組,定期分享團購資訊,保持客戶黏著度,
客戶有問題時,也能及時得到答案,
主要就是要讓客人找得到人。
記住每位客戶的需求與喜好,提供符合他們期待的推薦。
會讓客人覺得:我是受重視的。
如此一來不僅客人有尊榮感,自己的訂單也能穩定。
遇到問題時,快速解決並用心溝通。
例如,遇到產品瑕疵時,主動補償並致歉。
不要試著找理由,直接面對問題就是了,
先提供情緒價值給客戶,
除非是很明顯的錯誤,一般也盡量不跟客戶爭對錯。
主動詢問客戶產品的使用心得,
瞭解產品的功能是否真的符合客戶需求。
這樣做有三個好處:
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知道客戶的喜好,
也可以知道產品的功能是不是真的像廠商說的,
再來若有別的客人有一樣的需求時,也更有底氣可以介紹產品。
⠀
⠀
找到可靠的供應商,才能確保團媽群組的供貨穩定性。
從產品品質、交貨效率、價錢競爭力,配合度,
全面比較多家供應商,選擇最適合的合作夥伴。
主要是要建立長期關係,供貨穩定,不要突然找不到人。
如果廠商的產品品質不穩定,
客戶會很疑惑 「 為什麼這次買的,跟上次買的差這麼多?」
可能會間接對團媽失去信賴感。
每間團購廠商的進貨成本不會相差太大,
但要有利潤空間,
需要先對市場的價格有一些瞭解,
會比較容易知道什麼是「 合理價格 」的區間。
定期溝通銷售狀況,分享市場反饋,
畢竟每位團媽的個性不同,
每個團購群組的性質也不一樣,
適時回饋,可以讓供應商更理解你的需求。
有時候也可以反過來詢問廠商「 有沒有商品比較熱賣的? 」
廠商接觸的團媽比較多,可以參考別人的銷售經驗。
每位團媽都應該為自己的團購群組定調,計劃性的引入新產品。
以我自己為例:定位在只賣 「 食物 」。
一開始是冷凍食材、早餐材料、料理包,
再來佈局肉類製品、海鮮、功夫菜、涼拌菜,
最後找到日本零食、罐裝飲料。
⠀
的確都是吃的,但一樣可以愈擴愈多。
讓客戶永遠可以找到豐富、多元的品項。
⠀
⠀
整個群組裡,團媽理論上是最了解產品的人,
要負責找到產品的亮點、滿足顧客的要求,
吸引顧客購買。
找出產品最吸引人的亮點,並用親切的口氣介紹。
例如「這款蛋捲不甜不膩,小孩一開罐就吃完了!」
用真實互動的方式介紹產品,解答消費者疑問,增加購買率。
使用簡單、有吸引力的語言,
以短句式的文案,
不用很華麗的文句,
主要目的說明產品亮點與價值,吸引目光,
讓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價值。
結合團媽自己本身的實際體驗,
讓產品推薦更具說服力和溫度。
不過產品這麼多,的確不太可能每項都有吃過 / 用過 / 體驗過,
這時就可以查看購買清單,看哪位群友有採購紀錄,
透過他們的反饋,也可以在群組上分享。
如果那項產品就是沒有人買過,該怎麼辦呢?
通常會誠實的說 「 這個我沒吃過。 」
因為,再怎麼樣都不能用 「 想像力 」來回覆客人。
⠀
⠀
行銷活動是吸引新客群,和提升銷售額的重要手段。
但不宜常常使用,也要看時機上場。
利用飢餓行銷,產品數量有限,
提升消費者的緊迫感,促進快速下單。
例如「 只搶到一箱 24瓶 」,「 數量有限、多團同步 」
鼓勵即時下單,避免猶豫。
針對不同節日與時令,推出符合當下需求的行銷主題。
譬如針對母親節推出相對應的產品,
開始上架蛋糕、香水、化妝品等,
搭配「感恩母親」的主題,吸引消費者購買。
我曾經舉辦過一個活動:
請大家先猜最終下單數量「 最接近、不超過 」的數字,
猜完才開始下單。
活動截止後,猜中答案的群友直接獲得該項產品一份!
那個活動不僅提升群友的參與度,趣味性,
還把該檔次的訂單數量衝到新高!
⠀
⠀
團媽也是產品的第一道品質檢查員,
從收到貨物的第一刻,就要確認品質是完好的,
才能確保送到顧客手上的產品無誤。
逐批抽查供應商送達的貨品,確保每件產品都符合品質標準。
例如,檢查零食是否新鮮,包裝是否完整。
有次收到一箱洗髮精,
從宅配的車上下來,還沒進到店裡,就看到外包裝的紙箱濕濕的。
宅配司機主動詢問:「 要不要拒收,裡面應該是有東西破了。」
於是那箱又完好無缺的上了貨車。
發現問題時,團媽應該立即與廠商溝通,並主動補償客戶。
開放無條件退換貨政策,增加消費者購買信心。
遇到品質不好,但沒有被檢查到,就流入客人手中時,要分二階段處理:
➢ 廠商跟店家端
➢ 店家跟客戶端
千萬不要只是回覆客戶:「 這個我跟廠商反應看看。」
然後什麼後續的措施都沒有,這樣客戶一定氣炸了!
團媽自己就要有對品質負責的觀念,不是什麼都推回去廠商的喔。
⠀
⠀
支持現金、行動支付、銀行轉帳等方式,方便不同客戶支付。
確保收款流程順暢。
如果現金支付,一定要當面點清金額。
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寧可當場計算機多按二次,也不要事後愈想愈不對勁。
養成記帳習慣,確保每一天的款項都正確。
就算客人很多無法當下記帳,也要先用自己的方式紀錄下來,
待打烊後或現場有空檔時處理,
否則時間一拉長很快就忘記了。
對未付款的客戶設定溫馨提醒,降低金流風險。
我以前對於跟客戶催款都感到非常不好意思,
後來發現其實客人不是不付款,是忘記了!
如果沒有提醒,就真的會拖款拖很久。
但在提醒的部份就需要小技巧了,
不要讓客人有不舒服的感覺,
面對面時可以用比較溫和的語氣,
用通訊軟體提醒,因為是文字比較不容易判別,
可以適時的加上表情符號,或貼圖,
讓客人感受到善意的提醒即可。
⠀
⠀
依照客人訂單上的品項、數量準備貨品。
要特別注意的是,不同溫層最好分開,如:常溫跟冷凍。
有些客人很在意這些,當然也有客人會主動說放一起就好。
如果客戶購買品項較多,也可以主動詢問要不要換用紙箱裝。
只要站在客戶立場,讓客人體認到我們的貼心就可以了。
有些店家會去印有自己店名的提袋,或是紙箱。
印有店家 Logo 的提袋,客戶提著走在路上,或下次再使用時,
都有很高的品牌辨識度。
但缺點就是提袋的印刷需要一定的數量,
有可能造成資金積壓,以及佔用倉庫的儲存空間。
若是需要寄送的客戶,
主動通知客戶物流狀態,讓客戶感到安心,
也可以把寄件編號提供給客戶,
一方面確實已出貨,
另方面讓客戶能隨時掌握訂單進度,減少焦慮感。
⠀
⠀
主動關心客戶,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與受重視。
客戶許願通常都是為了解決痛點,
團媽愈了解客戶想要的是什麼,
也愈能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,無意間找到爆款。
人都喜歡和積極樂觀、快樂的人相處,
這也是為什麼大部份的店家都會要求店員要微笑。
可是有時候真的笑不出來,
但我們也可以用 「 有活力、有反應 」來代替。
對客戶的要求很有反應,
會幫忙找解決方式、替代產品,
客人都能感受到這樣的熱心,
也就不需要硬擠笑容出來囉!
針對產品使用疑慮或選擇困難,
提供專業建議,消除他們的擔憂。
⠀
⠀
無論是產品功能還是訂單狀況,
快速回覆讓客戶感到安心,
會對團媽有較高的信賴感。
但也要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。
上班時間努力的回覆訊息,
若佔用到休息時間也要客氣的跟客戶告知。
針對常見問題,主動分享操作影片,或圖文教學,
也可以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,讓使用體驗具體化。
用專業和同理心回應每個客戶的不滿,
並給予合理解決方案。
即使面對抱怨,也要耐心解釋,讓客戶平復情緒。
大部份的客人都是可以講道理的,
少部份遇到比較不理性的客戶,
可以請主管或另一位同事幫忙一起處理。
⠀
⠀
看完以上介紹,
有沒有覺得團媽的角色非常多元與專業,
每一項都值得深入探討,並提升技能。
小本經營的獨立團購店,更強調靈活性和個人魅力!
經營團購其實不只是簡單的銷售,
團媽身兼多職,既是業務高手,也是行銷策劃人。
更是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橋樑!
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團媽這份工作的魅力與挑戰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