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書紀錄《書迷》及《大稻埕落日》

看完《書迷》之後,只在臉書上簡單帶過自己看完這本書了,看完《大稻埕落日》之後,興起了二本書一起紀錄的念頭。

似乎這是比較適合的安排。

分開二本寫,好像也沒什麼好寫的;但二本一起寫,卻能激發出看書當下沒有的靈感,有趣極了!

故事內容簡介

▮《書迷》

故事從第一人稱「我」──散文、小說女作家行若水在一場作品朗讀會上揭開序幕。

一名陌生男子──丁明勝在會場上主動接近她,並自稱是她死忠的粉絲,對於她的作品及她的大小事瞭如指掌,甚至三不五時出現在她的視線範圍內,頻頻向她示愛。

女作家對此困擾不已,再加上她自己的父親罹癌、她與丈夫的關係日漸疏離,在親情、愛情方面經歷了種種問題,感情正值脆弱,而那名行徑怪異的陌生男子卻趁虛而入,於是展開了一場撲朔迷離、驚悚又曲折的異色迷情故事。

▮《大稻埕落日》

假如……二戰後撤退來台的是中國共產黨?

共產黨統治下的台灣,淡水河畔一宗離奇的無名裸屍命案。精銳的台籍探長在調查過程中,被捲入撲朔迷離的政治陰謀。

為了拯救家人,他必須不顧一切找出真相,動盪亂世中,無人可以相信。

一九六三年,毛主席統治下的台灣,在經歷過暴力土改後,社會奄奄一息。落難台灣的統治者掀起反攻大陸運動、社會一片狼藉,飢荒、逃難。

大稻埕公安局公安偵察科探長李振源,臺灣本省人,受命調查淡水河畔無名屍命案。多方幕後勢力阻撓、監視、叛變、綁架威脅、恫嚇是家常便飯。

調查期間,隨著政治運動展開,他的事業也落入谷底,人生一團混亂。黑獄刑求中,他必須拋棄一切,愛情、友情、家族,甚至信仰,才能逃過死劫。

無端被捲入巨大的政治陰謀中,要保全性命、要救回落入獄中的家人,他唯一的出路是破案。

(資料來源:誠品網路書店)

作者背景

我相信作者成長背景及人生經歷一定會影響他的創作,並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蛛絲馬跡。

▮《書迷》陳玉慧,台灣作家、電影導演及編劇,現旅居歐洲。根據維基百科,有在台灣完成大學學歷。

陳玉慧早期的《海神家族》非常好看,所以一知道她有新書,幾乎是想也不想的就入手了。

▮《大稻埕落日》譚端,定居在台灣的廣東裔。曾在北京、香港擔任記者。創辦「偵探書屋」專營偵探小說。

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,在此之前完全不認識他,只見他在書內用詞及敘述方式,甚至場景描述、刑求方式都是完全的「非台灣用語」。

我在觀看的過程中,不只一次驚訝的想「哇,這作者怎麼可以把共產黨的用語、思考邏輯掌握得如此細緻、到位?」

也因為這作者的道地口氣,竟讓這本「虛構」小說增添了幾分真實性。

故事背景、主題架構

▮《書迷》故事發生地點:香港

我看的是電子書,不確定實體書的排版會不會易讀一些。

書內大制是分幾條線進行:

-主角「我」自己與自己的對話:對當下發生事件的想法、對人物的想法、對過去事件的想法

-主角「我」與書迷丁明勝的對話,是故事進行的主軸

-主角「我」正在創作一本有關於迷宮的書籍的內容

三條線穿插進行,我其實看不太出來創作的那本書跟小說是否有呼應?應該是有,否則作者不會這麼堅持要寫。而小說本身、創作中的書及跟丁明勝交手的過程,三者間是否有關聯?應該也是有…

▮《大稻埕落日》 故事發生地點:台灣

故事從淡水河的一具無名屍開始。台籍偵察科探長李振源除了要面對毫無頭緒的殺人案,還要面對黨內不同派系間的鬥爭。隨著案情的調查進度發展,死的人愈來愈多,兇手還不只一個。

共黨內各派系間的權力拉扯,在中國的國民黨與在台的共產黨都有各自的碟報系統,互相滲透,甚至國際間日本、蘇聯相互角力也會影響黨的決策,間接影響辦案方向及資源提供。

偵察科探長李振源說:「我只想好好辦案,不想搞政治啊!」然而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,就算你不想搞政治,政治也會找上你!

多條線同時進行,好多看似不相關的人員相繼死於非命,在故事的行進中沒有摸不清頭緒的感覺,只想跟著故事逐步破解謎題。

結論

▮《書迷》

看似結構簡單,不知為何我卻看不懂。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自曝其短,只是我真的也蠻受挫的,看完一本書結果看不懂裡面想表達什麼?好想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啊~~

書裡採用的非台灣慣用語「出租車」一直讓我出戲,再加上搞不懂作者想表達什麼,讓我懷疑我看的是陳玉慧的書嗎?

▮《大稻埕落日》

這本卻是使用非台灣慣用語讓我成功進入故事情境中。

雖然出場人物多、牽扯也多,還有因為長期生活在諜報系統下,每個人都無法暢所欲言,無法把事情講太清楚、說太明白,神奇的是,這故事我卻看懂了,好像我自己在辦案似的。

或許是類別不同,一個是現代文學,一個是推理小說,而推理小說本來就是要「破案」,也或許是每個人對不同的事都有不同的想法及認知,身為閱讀雜食性動物的我,更喜歡一段美好、精彩的閱讀體驗!

標籤: , , ,